Search

「歧視」

最近,喺美國發生多宗針對亞裔/華人嘅襲擊事件,令人震驚,同時捲起世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歧視」

最近,喺美國發生多宗針對亞裔/華人嘅襲擊事件,令人震驚,同時捲起世界各地Anti Asian Hate嘅活動。喺荷蘭阿姆斯特丹,剛剛嘅週末亦都有一大班華裔喺 Museumplein 進行和平示威 (真係好和平,大家仲好乖緊隔開晒,每個人中間真係有1.5米距離)。

其實好耐之前,都不時會有讀者問,住喺荷蘭嘅華人會唔會遭受歧視?

之前提過,荷蘭呢個國家,特別係一啲大城市(如阿姆斯特丹),本身係住咗好多來自世界各地嘅人,所以有非常多元嘅文化背景。只不過,多元還多元,如果同你講完全冇任何歧視成份,就真係擘大眼講大話。

最近因為接受過幾個學術訪問,亦都好認真地思考過呢一個問題。

亞裔/華人喺西方國家遭受歧視唔係一朝一夕嘅事。但本身「歧視」呢個字亦都有好多重意義。我覺得如果因為我嘅膚色或者文化背景,而失去工作上嘅機會/受到不公平對待/被人出言侮辱等等,呢一種係活生生嘅種族歧視。

但係亦都有好多情況,係一啲西方國家對亞洲根深蒂固嘅偏見,未必好明顯,不過有時待人接物當中可以顯露出來。

俾個例子,「亞洲人數學好叻」到底係一個好嘅偏見定係一個壞嘅偏見呢?真係好難講。如果有雇主因為見到你喺亞洲人,覺得你數學應該會好過其他人而請咗你,係好事定壞事呢?

亦都見過一啲情況,對方唔係有心要講一啲歧視嘅言語,只不過係有時候唔係好識得表達,造成左一個「對文化唔敏感」(culturally insensitive)嘅假象。其實只要你肯去解釋,對方都好樂意去多了解同多學習。

簡單來講,有時候條線真係好難畫。

個人而言,我覺得最困難嘅,係有時候你唔知對方嘅行為係因為你屬於黃皮膚,定係因為其他原因(例如你係女性)。喺工作上,我試過俾一啲年紀較大嘅「白男下屬」表露明顯嘅唔尊重;但到底係因為我係華人,定係因為我係一個年輕女性,呢個真係不得而知。

亞洲女性喺國外,相比男性生活更加困難;因為西方國家對呢一個群體實在有太多偏見,甚至係「不必要嘅幻想」。呢一方面,我就唔詳細多講;有興趣嘅朋友不妨自己做吓資料蒐集。

講返荷蘭,其實肺炎一役亦都將有啲「知識分子」隱藏已久對亞洲嘅不屑一次過浮現晒出嚟。有個別荷蘭人,平日就如何喜歡亞洲文化,又或者想去亞洲旅行,肺炎一出現就即刻對亞洲破口大罵。亦有荷蘭人會對華裔講一啲racial slur。不過呢一類人為數不多,大部份人其實都非常之包容,而且好努力去嘗試同唔同文化嘅人有深入嘅交流。而且,喺荷蘭住咗咁耐,真係冇咩點聽過有華人因為種族問題俾人襲擊(如果有人聽過相關消息不妨話我知),反而喺英法德等地就時有聽聞。喺荷蘭生活,即使係來自亞洲,目前來講都非常安全。

牽涉到種族嘅問題,有時真係非常之複雜。之但係,不時會見到有人話「最衰都係因為肺炎」。如果單純地覺得,所有針對亞裔/華人嘅歧視或憎恨問題純粹源於肺炎,呢個諗法就實在太天真。肺炎極其量只能夠係一種催化劑(catalyst),加上個別西方政客或主流媒體不斷地加鹽加醋,將歧視問題急速惡化。但長時間喺外國嘅人就會知道,歧視真係唔係一日半日嘅事,亦唔係一個肺炎就可以造成咁大嘅問題。

其實作為海外華人,可以做嘅就係做好自己,同埋如果身邊有人對於自己嘅文化背景感到好奇嘅時候,不妨慢慢解釋比對方聽。但如果租受到不公平對待嘅時候,唔好啞忍,要開聲指證。好多嘢唔能夠一時三刻可以改變,但只要大家都願意踏出一步,慢慢地大家就可以見到更好嘅一面。

#歐洲 #移民 #海外生活 #荷蘭 #香港人在荷蘭 #香港女孩


Tags:

About author
年少時於上海、英國、挪威等地生活。 三四年前輾轉跑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。 現職銀行,邊全職工作,邊兼職讀書。 希望將過去幾年於荷蘭生活心得分享。
香港人?? 寫緊可能係最全面嘅荷蘭生存秘笈 Instagram @ally_blahblah
View all posts